当前位置:
首页 > 未分类 > 薛中锐个人资料__1937-01-01

薛中锐个人资料__1937-01-01

薛中锐个人资料__1937-01-01
薛中锐

46人喜欢

  • 英文名
  • 生日1937-01-01
  • 血型
  • 身高
  • 职业
  • 星座

薛中锐的个人简介

薛中锐河北省景县人,共产党党员。著名话剧、影视朗读表演艺术家。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,一九五五年从事表演艺术,历任山东省话剧院演员、副院长、党总支书记,并曾任山东省政协委员、山东省青年联合会副主席,现任山东省话剧院艺术指导、山东社会科学进修学院院长、山东电影学校名誉校长、山东师范大学、山东工艺美术学院、曲阜师范大学三校客座教授、山东省演讲、朗诵艺术家协会筹委会主任 。

角色体验

“如果从头开始,会很漫长。”当我们把如何进入戏路的问题交给薛钟瑞老师时,薛老三点了一支烟,思绪像升起的烟一样蔓延开来。

“小时候在学校,因为身体不好跟不上上课,就辍学回家了。”因为我从小就对文艺感兴趣。“当时我天天捧着托尔斯泰、契诃夫等苏联著名作家的作品,对我影响很大。而且,我从小就喜欢看电影。我记得那是离我们家不远的北洋大剧院。当时济南很繁华。经常有著名的艺术家和名人来表演,所以我必须去看任何著名的表演。”回想起北洋大戏院名角来时的热闹场面,回想起看戏时的快乐,薛老师心里充满了一种激动的感觉。“而且我当时差点就做京剧了。当时,杨、、来济南演出,住在我们家附近。看到我很聪明,会唱两种声音,他们就想把我带走。但是我爸不同意。那时候京剧虽然流行,但是会唱京剧的人被认为是低人一等,不容易做到。但我不这么认为。虽然我没有学习,但我仍然喜欢看京剧。现在想来,”薛对意味深长地说道。

1955年,17岁的薛考入中央戏剧学院。用时髦的话来说,当薛在2000多名候选人中一次又一次地经历海选和PK时,他充满了入选的希望,但当他得到通知时,他发现自己是因为在文化课上失败而落选的。失意的薛回到济南,正巧遇见山东省剧院招的演员,就去了。“那时候,我不想进入方言。第二年我还在准备去看中国歌剧。拿着乡音的时候是热身。”人越放松越能自由发挥。学得好的被“无意中”考上了方言。“就是这个,我做了一辈子。”薛的声音有些遥远。

“说实话,我本来只是打算过一段时间就辞职然后去考试。但是当时参加工作就是参加革命,不能半途而废。我记得那时候我们兴高采烈的去基层,在部队演出,当过工农兵,为他们演出,让我觉得很幸福,很充实。而我有一个人生信条,那就是‘无二’。如果我看到了什么,做了什么,我一定要做到最后。而我要去打,我要尽我所能。想要得到,就要索取;如果你想得到它,你必须要求它。”薛老师用《孙子兵法》中的一句名言来概括自己。“所以当你从事表演的时候,一定要做到最好,你已经付出了很大的努力去学习和钻研。”

提起薛,你首先会想到他在电视剧《康熙王朝》里演的梭头,但老一辈的人第一次认识薛先生,却是通过无线电波传来的“说书”声。1956年进入山东戏剧学院的薛,下定决心要在这个领域里尽自己最大的努力,于是开始刻苦练习语言。\"戏剧演员靠语言,语言艺术靠活生生的人物.\"薛老师说,为了演好戏,他在努力练习普通话,但他不想给他其他机会,这也是练习普通话的一个更好的机会。

“当时电台很高兴看到有个演员普通话说得很好,我就去电台‘讲故事’。我的第一本书是1958年的《民兵轰炸队》。因为我之前从来没有做过这种工作,当时很焦虑,在想,我该怎么做?幸运的是,台湾的领导像革命兄弟一样,用说服的方式给我指导和帮助,每本书按篇幅分成几节,逐一阅读记录。在录音过程中,我反复纠正自己语言上的不足。这样录完《民兵轰炸队》就失控了,《渔岛狂怒》《火王金刚》《临海学园》《平原枪声》...一年一本,然后是‘文化大革命’期间的《大刀子》,《鸦片战争演义》等等。”回首“评书”的岁月,薛老三的心里充满了收获。“那次经历极大地提升了我的表演和语言,因为讲故事就是要把仔细阅读和慢慢思考的视觉艺术,变成我想到的,似乎就在其中的听觉艺术。因此,许多语言需要改变。你一定要让各个文化层次,各个地方,各个年龄段的人都明白。”

正是在这个讲故事的过程中,薛不仅在语言上有了迅速的提高,而且在表演和人物把握上也有了很大的提高。

“能讲一本书,不仅仅是因为我普通话好,还因为我爱看书。读书真的很重要。”薛老师说:“你想看多少书就看多少书,因为当你说话的时候,你可以表现出你的阅读气质,而阅读的过程也是一个让你的思维开始深化的过程。而且读书的好习惯对我在剧场的工作也很有帮助。所以直到现在,我还是坚持经常读书,多读书的习惯。”

“有句老话说得好:心不定命送。”薛说:“孔子也说过,知不如乐。既然我迷上了这个东西,我就做到底。”

“我清楚的记得当时在青岛玩《万水千山》。那时候我纯粹是跑龙套的,加上搬运工,很苦。而且当时一个月工资才35块钱,想了好几次是不是要放弃了。”

过了几年,又重拾旧日时光,薛老师印象深刻:“我当时一个房间有三个演员,两个人的工资都比我当时高。周末,他们只想去青岛玩。青岛人比济南更浪漫,更洋工,我玩的东西也极其昂贵。我35块钱的工资是一个月,要从10块钱寄钱到家里。我连饭都吃不饱,根本不敢出去玩。而且当时总觉得自己知识匮乏,不敢浪费时间。两个室友出去玩,我在家看易卜生的剧,上午看两部,下午做笔记,所以一天下来觉得很充实。我的两个舍友回来后,抱怨这一天又贵又无聊,我心里暗暗高兴。后来来评价片名的时候,我是国家一级演员。这是多么简单的道理。”

“我们剧院有机会去北京看戏。去看北京著名话剧团的许多戏剧大有裨益。我很幸运去过很多次,这让我养成了每年都去北京看电影的习惯。”薛回忆起在剧团里看戏的经历。“在剧院里我可以与众不同。我必须拿一个笔记本,仔细记下舞台上发生的一切。我们打算在剧院看什么?我们不能像其他观众一样看热闹。细节决定成功。我们没有仔细研究过别人的细节。在这里干吗?这样,回去汇报的时候,就可以把有用的、有价值的东西告诉医院了。”

从薛戏剧的严肃性,我们可以更好地看到他对表演的态度。“我记得有一次出去慰问官兵,但是没到之前我得了重感冒,发烧39℃以上,领导让我在宾馆休息。但是后来演出现场赶紧叫我去救现场。这次救援就像救火一样。我二话没说就立马过去了。我一玩就感觉不到发烧。演员可能对这个很有价值,但我一演完,马上就休克了。”这种事太多了,薛自己都记不清了。

薛的年轻人吃苦耐劳,痴迷于艺术,学习刻苦,学识渊博。几十年来,他们持之以恒,兢兢业业,如滴水穿石,烧煤入炉,苦练至纯青。他诚实恭敬,待人和善,总是为别人的困难着想,把解决人的烦恼和成年人的美好作为自己的乐趣。他的气质像孩子一样。

从小对文艺感兴趣的薛,从学校辍学在家,有大把的时间看书、看表演、欣赏艺术品,回想起当年北洋大戏院著名一角到来时的热闹场面,回想起看戏时的喜悦,薛先生心里充满了一种激动的感觉。当时京剧虽然流行,但会唱京剧的人被认为低人一等,他却不这么认为。虽然他没有学过,但他还是很喜欢看京剧。“现在想来,其实是小时候对文学戏剧的热爱,让我的人生轨迹逐渐向文艺之路倾斜。”

1955年,17岁的薛考入中央戏剧学院。2000多名考生海选后,他满怀希望能入选,却发现因为文化课不及格而落选。薛回到了济南。

20世纪60年代初,他顶起了山东省剧院的柱子。比如大型剧《少年一代》演林雨生;”不忘“丁;江志红,北大荒人;《守财奴》中的克莱恩特。无论是大学生、工人、填海队长,还是法国贵族,他都表现出色。他每次100多场演出都获得好评,在艺术上崭露头角。

20世纪50年代末,因为在许多重大节日表演情感诗歌朗诵,被山东人民广播电台选为小说播音员。此后,他多年磨练出来的语言艺术得到了充分发挥,录播了《民兵轰炸队》、《烈火金刚》、《连心锁》、《平原枪林弹雨》、《欧阳海之歌》、《临海学园》、《雪园》20年来,在全国多家电台播出,声音生动激昂,观众赞不绝口。“一个人演一出戏”。每次播出都有一万人在街头巷尾议论。到现在,中年听众还记得书中的人物。“我们是听着薛的小说长大的。”有多少人受益于他的情感广播,得到艺术熏陶。结果获得“全国语言文学先进工作者”荣誉称号。

20世纪70年代末,山东省剧院进入创作和演出的全盛时期,七次应邀赴金京演出。还去了上海、河南、陕西、福建、江苏、河北、辽宁等地担任主角演出。曾演过《决战地方党委书记周》、《沉浮》海洋学家东方继华、《苏丹永乐帝》、《天命》建港专家、山克土山伯爵、开发黄河三角洲、海洋排金河总指挥桂、布衣孔夫子、布衣孔夫子等, 以及首都和各地的专家学者《北京日报》《中国文化报》《北京晚报》《文汇报》《新民晚报》《戏剧电影报》《戏剧系列》《大众日报》《济南日报》《齐鲁晚报》《联合日报》《山东画报》等多家报刊刊登了评价他艺术的文章和图片,山东省剧院在中国戏剧界处于一流地位。 为此,他获得了中国戏剧最高奖项“金狮奖”,山东省一等奖。

艺术应该活在人民的心中。20世纪80年代,电视艺术在中国蓬勃发展。他致力于研究镜头前的表演和舞台上的表演之间的磨合。他彻夜不眠,刻意寻求新的想法。曾在电视剧《狄公案》中饰演狄公,在《戚继光》中饰演嘉靖皇帝,在《满洲特务》中饰演日本关东军特务头子藤田一郎,在《后山之秋》中饰演县令孙维周,在《叶海娜拉公主》中饰演明朝将军李,在《运河家族》中饰演老龙旦子,在《康熙微服私访》中饰演老中医岳三丰。在《蛐蛐丞相》中饰演左丞相的马天奇,在《新五女寿辰庆典》中饰演黄太师,在《伤逝》中饰演运输仓经理的孙海婷,以及在《龙邮票》中饰演的芮王子(正在拍摄中)都有自己独特的创作,受到人们的好评,并在各大电视台播出。尤其是在纪委书记一职中饰演的城建委主任牛百川,更是被首都舆论称为“一个时期内反面人物的生动形象”。康熙第一任侍郎索鄂图反响强烈,影响海内外,被广泛评价为“功力深厚”、“精辟”、“精辟”、“传神”。美国、南亚、台湾、香港打电话祝贺,CD卖的不错,互相看着。“台上一分钟,台下十年”。每演一部戏,他都像蝉一样观察生活,读史书,揣摩人物心理,潜心拍摄。